新闻

最好的教育,不畏浮云,不惧将来!

time:2018-09-20 share:

 

文/左阳


我们从小就被反复教导,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云云。以父母为核心的家风和以老师为核心的学风,可谓责任重大。虽然社会已开始从知识经济迈向人工智能时代,但很多校内人士还是在从事知识搬家的重复工作。而我们的家长在教育的拐点期,也谨小慎微,不愿承担风险,虽然不是所期待的教育,也只能先认老字号金字招牌,催化以“学区房”为代表的各种焦虑大行其道。

 

如何把有限的时间花在真正值得做的事情上,选择去做对孩子未来正确的事情,关心的人似乎就没那么多了。

 

1

什么样的教育更有可能帮助孩子成功

当真实的矛盾在于,有限未来的升学压力与远景未来的理想规划不能完全统一时,到底该何去何从?作为资深教育从业者,可能就更需要放大格局与视野,将学校的重塑工作真正以孩子为中心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一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坐商心态,以改变现行课程安排与流程难度太大为由推脱搪塞,而要真正去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更有可能帮助孩子成就未来?

 

新学期伊始,恰逢读到一篇今年全国卷II的高考满分作文《莫为浮云遮望眼》,正好给面向未来的最好教育提供了注解。浮云代表了眼前种种困难与不确定性,都伴随着人们拨开云雾,得以重见阳光,精彩将在黑暗后重现。

我们都对生活中的“所见即所得”十分熟悉,而在教育领域,“所测即所得”的评价似乎更加符合现状。各种平时成绩单和大考分数构成了升学路上的丛丛浮云,原本以帮助学生实现内心丰盈,拥有幸福人生的教育愿景,被种种分数、排名和分配所深深困扰,家长内心的起伏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都被刻板的考评制度所绑架。

 

其实,大家可能都忽略了,知识工人(Knowledge Worker)终将成为历史,多样化(Versatile)的创造者会迎风而上,成就未来大势。创新,才是未来30年唯一重要的赛道。当社会规则逐步改变时,名校文凭之所以重要,不过是你认为它极其重要罢了。放眼当今互联网新媒体产品与营销圈的当红大咖,名校毕业的还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2

高中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在这个处处充满变化与惊喜的世界里,作为北京国际高中的一校之长,我深知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软实力,无法继承,只能养成习得。教育天生自带未来感,但目前的教育体系仍然在沿袭1893年哈佛大学十人委员会的模式,以“刻苦读书”“记忆细节”和“优胜劣汰”为主要特征。所以,2018年学生在学校度过的一天和100多年前学生在学校的一天相比,没有太大区别。尤其在国内,高考之前,孩子几乎生活在真空中。所以当被问及“毕业工作后会用到多少学校学到的知识”时,比例低的可怜就不足为奇了。

 

在以比特为单位的互联网科技时代下,对于高中教育的核心而言,“目标感”“兴趣”“关键技能”和“激励”将成为主要特征。教会孩子热爱学习,给他们一个自主学习的理由与动力,自我发现兴趣与特长,让大家对生活充满热情,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实践的快乐,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价值感与幸福感。同时,磨炼性格,释放潜能,发展持续一生的竞争力,成为有责任感,能为社会解决问题的世界公民。如同在橘郡美高的成长词典中,幸福意味着快乐与意义的合集,快乐是教育的目标,而意义正是学习的精彩过程。

 

大家正生活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里,这个时代鼓励全情投入,抛弃随波逐流。如果学习过程让孩子逐渐失去目标感、热情与好奇心,在未来踏上未经深度思考,且缺乏兴趣与热情的职业道路,结果就是要么不成功,要么不快乐,或者二者皆有之,这将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教育工作者最大的遗憾。

 

3

赋能型个性化教育将帮助孩子决胜未来

未来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将是赋能型个性化教育,她以培养决胜未来的关键技能,丰富孩子的人生成功定义(不是简单的录取排名和优胜劣汰)和拓宽人生的选择为主要目标。

 

大家常提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兴趣与爱好的消费升级,更需要以能力教育、心智教育和人格培养为重点展开。“赋能“最早是积极心理学中的名词,在高中教育的语境中,更多是指通过给学生们足够的正能量并进行能力结构优化,强化自主学习的技能,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智和潜能,而不是让孩子仅靠意志力学习,因为如此这般,就是把学习放在人性的对立面,基本与快乐探索无缘。

 

通过对孩子未来成功具有高附加值和不可替代性竞争力的生存技能进行培养,如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好奇心&想象力等,实现对孩子学习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只有身怀决定性技能,才能尽可能避免未来被人工智能和外包所取代,成为无可奈何的职场鸡肋。

 

学校通过完整清晰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将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愿意花时间去做好的事情,找到成就感与喜悦感,为大家呈现多样化的人生追求,培养决定性人生优势,而非日复一日的标准化课堂练习与考试。

 

同时,对孩子的心智成长输出正能量,建立成长性心态,拥有健康人格。有眼光的老师相信人的智力和才能是可以成长和发展的,他们会努力创建一个充满信任、摒弃简单标准评判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就是“我会来教你,和你共同学习”,而不是“让我来评判你的能力“。以此为基础,努力帮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持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这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才能实现;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善于寻找学习规律,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身心健康则是拥有完整的人格,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是每天都给孩子们启迪,让他们有信心做最好的自己,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找到人生的热情与目标,未来走向成功,甚至铺就国际化成长之路,激励他们未来尽最大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与更好的世界。

4

孩子心智成长与人格培养的发展路径

当理解学校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应对人生挑战时,就需要把孩子未来的成功当成大事来对待,我们在思考如何帮助孩子实现赋能型个性化教育时,就会真正以人为本,支持他们走上自我发现的旅程,达成一种以原则与情感为基础的生活。发展路径的关键点可体现在三个方面:

l  真知  核心在于如何帮孩子真的掌握知识,通过做中学理解应用知识。比如把项

目式学习、STEAM教育与设计思维放在教学方法的重要位置;

l  真相  学习的过程是不断纠正或验证假设,让假设不断接近社会和世界的真相,建

          立正确的思维框架,让孩子的认知和思维水平不断提升, 提升自信心与胜任感;

l  真爱  老师减少所谓的权威感,和孩子平等相处,尊重孩子的情感与自由,了解内

心真正的渴望。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让孩子理解该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敦厚表达,建立心灵的安全感和共情力,让他们成人后对社会更加负有责任感。

    其实这一切努力都是自我修行的一部分,是不断延伸的认知和价值尺度,最终放大的格局。电影《一代宗师》中谈到格局时已做出很好的回答:“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而真知正是了解自己后的实践之作,真相是了解世界后的求是之品,而真爱不正是了解芸芸众生后,与同道者共行,在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生态中,不惧将来,相信“相信”的力量吗?

(本文作者是橘郡美国高中中国区总校学术校长)